山西出台17条新政,取消太原市
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并取消各类商品住房转让限制等多项措施,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本文详细解读这些政策及其影响。

山西省最近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7条新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取消太原市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这些新措施还包括取消各类商品住房的转让年限限制,以及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区分标准。这些政策调整无疑对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需求将得到更大支持。
此外,山西省还提出了多项措施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包括落实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增加住房公积金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说,缴存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均为20%,购买保障性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15%。从2024年5月18日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的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为2.35%,5年以上的调整为2.85%。
山西省还鼓励开展住房“以旧换新”活动,有出售旧房意愿并购买新房的市民,可享受一系列优先服务,优化置换流程。此外,山西省明确推行“房票安置”模式,方便被征收人在统一搭建的“房源超市”内购买商品房。
山西此次发布的17条新政,无疑是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次有力支持。取消限购政策和取消商品住房转让年限限制,将极大地释放市场需求,有助于提高房产交易的活跃度。调整公积金贷款利率、支持“以旧换新”活动,展现了政府对百姓住房需求的关注和回应。而“房票安置”模式的推行,则为被征收人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极大方便了房产置换和安置。总体来看,这些政策的出台,代表了山西省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上的积极努力,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然而,政策的执行效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期待这些措施能够真正惠及广大市民,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