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近期通过多项举措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储备工作。具体措施包括绘制人才“一张图”、三色研判村情、走访验库和分类施策。通过这些努力,清徐县实现了对村级干部队伍的全面优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清徐县最近在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储备工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县级领导组和乡镇工作小组携手合作,明确了“三好三强”的人选标准,并划定了12种负面清单,从源头上激活了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清徐县通过个人自荐和乡、村两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494名后备人选的“四类群体人才库”,为村级党组织培养了大量后备力量。
在绘制人才“一张图”方面,清徐县将人选按意向分类,并由包村领导逐一分析,确保每一个后备力量来源清晰、背景可靠、能力出众。村情研判方面,清徐县根据村情将村分为“橙色”、“蓝色”和“绿色”三类,分别对应难、中、易三种情况,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一村一策”的解决方案。
为确保储备工作扎实推进,清徐县推行“1411”工作法,县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进行走访和民意测评。24名县领导对全县139个建制村进行了首轮摸排走访,走访了695户1680人,并进行了1820人的民意测评,动态调整后备力量17人。对于不同颜色村,清徐县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确保合适的人选能够顺利上岗,对于“橙色村”加大摸排力度,对于“蓝色村”加强跟踪教育,对于“绿色村”则通过激励措施鼓励留任。
清徐县通过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为村党组织的建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特别是在“三好三强”的人选标准下,清徐县不仅确保了人选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还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带富能力、协调能力和纪律意识。通过三色研判的方式,清徐县能够精准把握村情,不仅有力推动了后备力量的储备工作,还为各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1411”工作法的落实,不仅让县领导深入到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更通过走访和民意测评,确保了政策的落实效果。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既提高了后备力量的培养质量,又增强了村级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总体来看,清徐县的这些举措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本。通过明确标准、分类施策、深入基层等方法,清徐县实现了村党组织的全面优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成功案例,让更多的农村地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