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再迈新步,国家文物局首个聚焦古建筑保护研究的联合工作站在太原成立。通过多学科协同、产学研融合,解决古建筑保护难题,提升文物科技应用水平。

山西省在古建筑保护领域又有大动作,国家文物局首个专注古建筑保护研究的联合工作站在太原正式揭牌。来自北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浙江、四川等地的古建筑保护科研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古建筑保护的前沿技术和现状问题。
这次新成立的联合工作站,旨在通过多学科协同、产学研融合,推动文物保护研究的创新发展。山西是古建筑大省,现存古建筑多达28027处,其中有518座元代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居全国之首。尽管山西的古建筑种类多样、保存完好,但在精细化勘察、营造技艺复原、结构加固以及壁画彩塑保护技术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表示,联合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山西在文物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作为联合工作站站长提到,将与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合作,把联合工作站打造成为古建筑保护研究的新高地,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山西作为古建筑大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在保护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此次国家文物局在山西设立的联合工作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合作的平台。通过整合全国的科研力量,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更能培养出一批文物保护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山西的古建筑,不仅数量多、种类全,更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为了传承历史,更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国古建筑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够为古建筑保护事业注入新的动力,破解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难题,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